请输入用户名

请输入用户名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 Error message here!

地方特色

characteristic


六尺巷

:2024-12-04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在“桐城派”的故乡——今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在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省康复医院内)。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

典故出处编辑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

保护意义编辑


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只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了。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吴仪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
在六尺巷视察时,吴仪对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细,临离开时,吴仪很严肃的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2006年11月2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欣然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他说,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以上故事说明,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六尺巷”典故,在如今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六尺巷已经是桐城古城的旅游景点,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所以,到安徽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

和谐社会编辑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型的邻里关系,几百年前的古人们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桐城“六尺巷”,位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巷道南侧原为清朝大学士张英府邸,北边为一叶姓人家。张英在京居官期间,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不清,与邻居方家发生争执,告到官府。插一句,这事儿要搁现在,其实就是土地产权不清,要是那时候要实行房产证制度就好了。因双方都是高官望族,县令不敢贸然断决。张英接读家信,得知事情原委,便赋诗寄归,诗云: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遵嘱立即让出三尺土地,以示不再争执。叶氏感其义亦让三尺,故成六尺巷。此事传为佳话,至今不绝。
六尺巷原貌已不复存在,1999年,桐城市政府拨款在其遗址上复原了一条象征性巷子,属于现代化的产物。在这个故事中,人们都在称颂张英大学士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给他的最高褒奖。后人们不管是出于纪念还是旅游的目的,将这个古老的故事镌刻在屏风上。老子的名气不如儿子的名气大。作为老子,也应该欣慰。
张英(1637~1708)与张廷玉(1672~1755)号称父子双宰相,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重臣,上书房行走,是个副总理,称为宰相还是当之无愧。其父张英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充其量就是个书记处书记,虽可称为中央领导同志,但离宰相还差了一些。
我们在这条小巷中努力地寻找张氏父子当年的留风。《周礼》记载,“五家为邻,四邻为里。”邻里关系作为乡土社会的地缘关系,是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网络时代,家家户户搬进了社区,其构成发生了变化,新的社区主要由陌生人构成,邻里关系变成了形式上的靠近,也就是地理上靠近的关系。但实际情况是人们之间不认识,心理上不亲切,能互动的就更少。在城市里建设新的社区时,考虑到的是让人住进去,而没有考虑如何真正地让人们融合在一起。
老社区里也住进了许多外面的人,他们进入社区后变成了陌生群体,没有太强的动力和热情与社区里的其他群体进行交往。这些因素使邻里关系变得更加疏远了。我们对于六尺巷的守望,近乎于对“远亲不如近邻”的渴求。
法治启示

编辑

安徽省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广为传播,故事的意义到底如何?可能见仁见智。一般的理解就是,故事告诉我们要礼让谦和,你看人家当朝大宰相张英那样大度,那样谦让,美德流芳至今。曾有人作文总结“张英有四大可贵之处,在于带头传承中华民族里仁为美、礼让睦邻的美德;在于律己从严、待人宽厚;在于权重却不恃权、位高却能谦和礼让;在于不但以身作则、谦逊礼让,还善于用儒家的思想教育家人及其他身边人员,激励后人大度做人、秉礼处世”。总之,张英是“好干部”的表率。固然,张英宰相为所有干部“权不为己所用,身以德服天下”做了一回好的表率,值得肯定和学习,但这个故事本身是否仅有这点意义呢?我们不妨从故事本身再思之。
有限的资料表明:当年张英在朝为大官,其桐城老家的家人因宅基地问题与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发生争执,吴氏不因张家是朝廷大官而主动后退,认定自己权利而寸土不让,双方于是聚讼不休,争执不下。张家人飞书北京,想请张英向当地县衙发句话搞定纠纷,但张宰相毕竟高瞻远瞩,思考问题与家人不同,回书一首打油诗“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接书后遂退让三尺,吴氏见张家先让三尺,也自动退让三尺,形成了传至今天的六尺巷。这个富有喜剧与哲理的故事,除了表明张宰相的可贵之处外,还有着更为丰富和宝贵的法治启示。
一是纷争在所难免。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是难免的,关键是要有对待纠纷的理性态度。人是群居性的,又离不开“利益”二字,人与人之间发生纠纷和矛盾总是难免的,即使贵如宰相之家,也要与平民打官司争地基。正如外国名言所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正因为人不是天使,纠纷和矛盾总难免要时时发生,不以人的善良意志为转移,但关键的是要有对待纠纷的正确态度,走极端,走歪路,都不是理性之表达。故事中,张家人首先失策,发生纠纷不是想到由司法途径按照程序解决问题,而是想利用手中权力改变天平的砝码,但好在张宰相为人明白,并未发生大众想象中的以权压法,以势凌人。吴家是据理力争,依法诉讼,也没有发生一哭二闹三上吊以及赴京告状等极端之举,而是在理性地行使着自己的权利。
二是权利需要斗争。维护权利就不能惧怕强横和权力,要勇于为权利而斗争。不论当时不怕宰相的吴氏有何背景(历史并未记载其有何显赫背景),但确确实实的是,吴氏面对自己的权益可能被侵犯,不管对手是怎样强大和可怕,也敢于依法抗争到底。这种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因为权利本身是脆弱的,由于权利界限的不明,行使权利时的冲突以及一方有意无意的侵犯等原因,侵权行为是经常发生的。侵权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侵权行为的无原则容忍与退让。几百年前,西方法哲耶林大声疾呼“要为权利而斗争”,“法的目标是和平,而实现和平的手段是斗争”,“权利从放弃准备斗争的瞬间也放弃了他自身”,至今仍然是警醒我们的良言。
三是维权必须有度。维护权利必须依法进行,按照程序,拒绝缺失理性的无限纠缠。在故事中,吴张二家面对纠纷,也不是走极端,瞎纠缠,而是走相应的司法程序。在现代社会,更应树立法治观念,权利的维护必然与法治相联系,与程序相结合,即所谓走法治的途径解决纠纷。维护权利决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决不能“无所不用其极”,而是需要理性态度,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手段。如果法律本身不公正,则应先修改法律,也不是为一己之利而破坏法律。任何纠纷,都有发生之时,也应有结束之日,绝不是无限制的无限期的。结束的标准就是法律的判断,而不应是当事人个人的判断,因为如果都以个人感受为判断,则不可能达成一致,纠纷也就不会有结束之时。一断于法,是维权之度的所在。
四是合作才能和谐。“人家敬我一尺,我要敬人家一丈”,这是桐城的古语,反映的就是相互礼让、相互合作的态度与胸怀。宰相张家先行退让,立即得到对手吴家的积极响应,双方的合作铸就今天的美谈。合作是相互的,和谐也是相互的,单方有意无法合作,孤掌向空也不成鸣。如果人家敬你一尺,你却无动于衷,反自以为是心安理得,甚至还要嫌人家敬得不够,就缺乏必要的谦让与合作,社会的和谐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相互合作的基础在于相互理解而不是相互提防,相互诚信而不是相互奸诈。无论贫穷还是富贵,良性互动而不是相互敌视,才是整个社会的福音。
正是从以上角度分析,六尺巷中的平民吴氏相比“大干部”张英,更难能可贵。正是由于他的维权意识、理性精神和合作态度,才铸就了今天美名传扬的六尺巷。虽然过去了几百年,他,依然不失为我们当今公民社会的一个样榜。


上一条:孔城老街

下一条:活海